雖說是在釜山觀察到的韓國文化(或者可說是現象)
但可能也不能概括整個韓國
所以就姑且先說是釜山的文化吧
1.地鐵上能不能吃東西?
其實韓國的地鐵可以吃東西應該是一件很普遍被認知的事情
不像台灣是連水都不可以喝的
但來釜山之後
雖然經常搭地鐵
我幾乎都沒有在月台上或車廂裡看到有人喝飲料或吃東西
甚至是喝水
這點讓我一直挺納悶
之前偶然拿飲料搭地鐵
也一直四處觀察他人臉色
在想到底可不可以喝
因為矛盾的是
這邊的月台上都有自動販賣機 賣飲料啊咖啡什麼的
那到底地鐵可不可以吃東西呢?
所以我就問了我的韓國朋友
朋友說
名義上是可以吃東西
但是幾乎沒有人會吃
因為那會給別人帶來不好的觀感
而且車廂內會有味道
雖然偶爾還是會有人吃東西
那樣的人可能自然就會遭他人白眼
但喝水這點程度還是可以的
不過就整體來說
人們基本上是不會在地鐵上吃東西
2.衛生紙要不要丟馬桶?
台灣最近也在推行的廁所無垃圾桶文化(?)
韓國這邊也在施行中
我自己的觀察感覺是還在過渡期
不像日本那樣全面性地把衛生紙丟進馬桶
釜山這邊目前還沒做到全面(韓國其他地區我不太清楚)
就我知道的來說
原則上就看廁所的門上有沒有標示而定
像地鐵的廁所幾乎是規定要丟進馬桶的(雖然你還是可能會在衛生棉桶裡發現衛生紙)
釜山大語言教育院的廁所也是要丟進馬桶
上述的都是廁所有提供衛生紙
至於有些沒標示的就很難判斷
可能就得隨機應變
但可以確定的是韓國目前應該是希望往廁所無垃圾桶的方向進行
2017/10/17新增
3.高齡化社會
韓國是非常高齡化的社會
(我個人的感覺是還沒有日本那麼普遍 但比台灣嚴重很多)
在這裡經常聽到「百歲時代」這樣的詞
不管是搭地鐵還是公車
老人的比率非常非常高
像地鐵一進去靠角落六個位子的區域(三三相對)就是博愛座
我記得剛開始搭地鐵一進去看到都沒人坐就坐下來
後來看到後面標示才趕快跳起來
不同地區可能老人比率又會再有些不同
好比我上次去順天就覺得那邊的高齡化程度比釜山還要再高一點(個人感覺)
公車站全部都是老人
而且我覺得有一點吊詭的是
韓國是一個很注重長幼的國家
但是這個國家的老人似乎被社會要求得做一個很獨立自強的老人
我也不知道怎麼形容
總之我在這邊生活之後感受到的就是這樣
在路上也經常看到鴕背的老奶奶
感覺這輩的老人在過去真是過得很辛苦
4.地鐵上賣東西
台灣的火車(區間車之類的)上偶爾會有人賣東西
我在釜山地鐵上也有看過類似的
有一次是一個人到我們這段車廂講了一段話之後(我聽不懂= =但是感覺得出來是在賣什麼東西)
就開始把紙張之類的東西放到附近座位上的人的膝蓋上
然後要買的人就跟他買
沒有想買的人他就會一個一個把發出去的紙張收回來
還有一次是一個人到我這邊的車廂之後下跪講了一段話(我也還是聽不懂= =但是感覺是需要大家捐贈之類的)
然後想要捐增的人就捐贈給他
沒想捐的話就做自己的事就好
像這種類型的就都還好
比較害怕遇到那種強迫推銷的
但目前沒遇到過
希望以後也不會有
2017/10/24新增
5.賣場袋子
雖然這應該是很多國家的趨勢了
韓國這邊的大賣場一般在結帳的時候可以跟他要袋子
袋子有兩種
一種是紙袋(樂天主要是紙袋)
另一種就是垃圾袋
(他們這邊丟垃圾的時候也是要裝在計費垃圾袋)
垃圾袋的話就是拿來裝東西之後
可以二次利用拿來裝垃圾
不過我一般都會要紙袋
因為垃圾袋實在太脆弱了
我在賣場買的那些東西應該裝一裝就破了吧
可能就視自己的需要而定
6.收垃圾與垃圾袋
韓國這邊收垃圾主要就是把垃圾放在家外面
然後會有垃圾車來收
跟台灣垃圾車來收的時候我們要把垃圾拿出去丟之類的不一樣
當然這有好有壞
好的當然就是我不用特地在家等垃圾車
或是錯過垃圾車就沒辦法倒垃圾了
壞的可能就是會在清潔人員來收之前在路上看到大包小包的垃圾
影響市容之類的
然後隨著星期幾的不同收的垃圾也不一樣
好比說星期一收塑膠回收類
星期四專收一般垃圾...等等
我住的宿舍這邊原則上只要注意收一般垃圾的時間就好
宿舍樓下有一個垃圾分類回收間和放廚餘桶的地方
平常有可回收的垃圾或廚餘就是丟到那裡(要分類)
然後會有專人整理
若是不可回收的垃圾就是等到星期四的時候放到宿舍樓下即可
收費垃圾袋要自行購買
一般來說可以在超市和賣場之類的地方買到(不知道便利商店有沒有)
我都是在樂天買就是了
韓國這邊的收費垃圾袋分比較細
每個區有其特定使用的垃圾袋
如果住在金井區就是只能使用金井區的垃圾袋
所以也要確認自己購買的是不是自己所住區域的垃圾袋
賣場販賣的垃圾袋可能會用一種大大的塑膠盒裝著
如果你看到不用懷疑就拿那整個塑膠盒去結帳
結帳人員在結帳的時候會幫你把塑膠盒拿掉